G代表GPRS,指2.5G网络;E代表EDGE,指2.75G网络;3G代表3G网络;T代表TD-SCDMA网络,实属3G网络;H表是3G的升级版,即3.5G网络;H+即3.75G网络;LTE即3.9G网络,后来被定义为4G网络。

子凡最近搞了一张联通流量卡,相比自己一直用的移动流量便宜太多了,但是最近回小区上楼就会发现手机的网络标志居然出现了 H+和 4G 间的来回切换,一时间还有些好奇,因为之前手机用移动卡就只是见过 E,G,4G 然后就没有了。所以今天有空单独来增长一下知识,所以就在泪雪网与大家一起科普了吧!哈哈哈

咖啡与智能手机

手机上能见到的网络图标大概有 G、E、3G、T、H、H+、LTE、4G,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用的是什么手机网络上网呢?那么我们就只需要来判断这些字母标示,下面子凡就通过整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些字母的具体含义。

  • G,则代表 GPRS,是指 2.5G 网络,俗称 2G(iPhone 会显示 O),上网速度较慢,现已逐渐被淘汰。
  • E,则代表 EDGE 网络,是指 2.75G 网络,上网速度比 GPRS 稍快些。
  • 3G,则代表一般的 3G 网络,速度比以上两者都快较快。
  • T,则代表 TD-SCDMA 网络,实属 3G 网络。但实际用户体验速度只比 2G 网络快那么一点点,而且网速十分不稳定,尚处于起步阶段(国内自己研发的)。
  • H,则代表是 3G 的升级版 HSDPA 网络,也即 3.5G 网络,已成为成熟的 3G 网络。
  • H+,则代表 HSDPA 的升级版 HSPA+,也即 3.75G 网络。
  • LTE,则代表 LTE 网络,也即 3.9G 网络。于 2010 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把 LTE 定义为 4G 网络。4G 指普通的 4G 网络。

从上面的就可以简单的以网络速度从慢到快依次排序一下:G(o)<E<3G<H<H+<LTE<4G。

其中目前 4G 应该为最常见了,因为大家可能都是智能手机用户了,再也不会像曾经的 2G 网络,100M 的流量可以用一个月,而现在可能一天都不够用了。前段时间看新闻 5G 网络都在开始搭建基站测试了,所以在不就的时间 5G 可能也就要开始普及了吧。

所以前面子凡前面说的上楼梯会出现 H+与 4G 网络的来回切换,是因为当前手机网络信号不稳定的情况,所以会在不同频段当中来回转换,实属正常,待信号稳定后,自然就稳定显示了,同样如果像子凡回老家的时候可能也就不是 4G 网络了,因为老家那边有些地方并没有覆盖 4G,这些都是正常情况。

0个人收藏 收藏

相关推荐

  • CPU

    CPU核心数和线程数都是什么意思

    核心数是主板上实际插入的CPU硬件个数,一般指物理核心数也被称为内核,核心数量越多CPU的运转速度越快性能越好;线程数是程序运行流的最小单元,一个程序是由一个或多个线程组成,线程数越多越有利于同时运行多个程序。
  • HP Spectre x360 惠普笔记本电脑

    惠普笔记本电脑的性价比怎么样

    惠普笔记本电脑因其合理的价格、良好的性能、优秀的设计和构建质量以及全面的客户服务,在性价比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这使得惠普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,从入门级到高端产品,都能提供较高的价值,是性价比较高的笔记本电脑品牌之一。
  • WiFi 6

    打游戏是选WiFi6还是WiFi5

    虽然WiFi 5在许多情况下仍然可以提供良好的游戏体验,但WiFi 6在速度、延迟、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,因此对于追求最佳游戏体验的玩家来说,选择支持WiFi 6的设备和路由器是一个更好的决策。
  • KVM 虚拟化 KVM virtualization

    什么是KVM虚拟化

    KVM是一种基于Linux内核的虚拟化技术,它将Linux转变为类型1(裸机)虚拟机监控器,用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,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高效运行多个隔离的虚拟环境,每个环境都有自己的虚拟化硬件资源;支持多种操作系统,广泛用于云计算及开发测试环境。
  • EmEditor 支持大文件的文本编辑器

    EmEditor – 支持特大文件编辑的Windows文本编辑器

    EmEditor是一个功能全面、性能卓越的文本编辑器,适合各类用户和专业人士。无论是日常文本编辑还是专业编程、数据处理,EmEditor都能提供高效、可靠的解决方案。EmEditor能打开非常大的文件,能随心所欲地处理任何大小的文件。
  • Kingston NV2 SSD 金士顿固态硬盘

    SSD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预测

    SSD未来的发展具备以下主要趋势:容量将更大、速度将更快、可靠性将更高。这些趋势不仅增强了用户对SSD的信心,也推动了SSD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。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,都有理由期待SS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