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的商业模式不在于销售手机,而依靠那些手机销售在之后带来经常性的服务收入则要另当别论。该公司全球副总裁雨果·巴拉(Hugo Barra)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如是说,他曾是谷歌安卓业务的副总裁。巴拉这番言论的背景是小米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出现下滑,他表示,这不会对公司的长期利润增长产生影响。
巴拉向路透社解释说,小米“可能卖出 100 亿部智能手机,而(公司)的利润却为零。”他还补充道,小米基本上就是在“不赚钱”的情况下送出自己的智能手机,因为归根结底,公司“关心的是长期的经常性收入流”,而不是从硬件上获得的直接利润。
此外,正如巴拉所言,小米也在越来越多地关注其他产品类别(包括智能家居设备的销售)以及由软件和服务带动的收入。智能手机销售曾经是小米的核心力量,但去年在全球市场却出现了 12%的下滑。根据 IDC 提供的数据,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将下滑 45%。
然而,巴拉告诉路透社,小米并不需要进行 IPO 乃至私募融资,该公司正期待自己在消费电子展的第一次亮相,他们会在那里发布一款新产品。
听起来小米的做法跟亚马逊的硬件战略拥有更多相似之处,而并非模仿苹果,虽然小米刚成立时似乎对后者造成了威胁,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市场。值得注意的是,硬件销售下滑并不利于长期的服务收入潜力。不过,巴拉和小米大概是希望,不管智能手机的销售业绩如何,其他硬件设备和整体用户群能够起到支撑作用。
翻译:王灿均
题图来自:Techcrunch